新闻动态

俄罗斯女议员:如果对华免签,将有大量中国男性涌入俄罗斯择偶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9月15日,中俄免签政策正式生效,随着这一消息的传出,东北边境变得异常热闹,尤其是在黑河的入境大厅,俄罗斯游客纷纷涌入。与此同时,更多的中国人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前往俄罗斯旅游和工作。

然而,这个新政策也引发了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斯维特兰娜·朱洛娃的关注。她认为,中俄免签可能会引发中国“择偶大军”涌入俄罗斯,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互补的婚恋市场

展开剩余83%

这位女议员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。她指出,中国男性的数量多于女性,导致了中国的婚配难题,特别是在免签政策出台后,越来越多的中国男性可能会选择前往俄罗斯寻找配偶。确实,中国的婚恋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男女比例失衡,使得许多适婚的男性找不到合适的女性。而为了提高竞争力,彩礼等现象也逐渐在社会中蔓延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相反,俄罗斯的婚恋市场却呈现出不同的情景。在俄罗斯,适婚男性变得极为抢手,因为女性的比例高达54%。很多俄罗斯女性因为没有合适的伴侣,在三十岁时仍未结婚。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战争导致大量男性丧命,另一些男性则因酗酒等原因,寿命较女性短。男性较少、女性较多的现象,创造了一个互补的婚恋市场,给了中国男性一个新的选择机会。而免签政策无疑为跨国婚恋提供了便利,免去繁琐的入境手续,节省了经济和时间成本,甚至有些地方的中国男士能轻松安排一次“说走就走”的约会。

然而,婚姻毕竟是人生的大事。能否找到彼此的理想伴侣,仍然取决于双方的个人匹配程度。

双向奔赴

事实上,很多俄罗斯女性对中国男性抱有好感。她们在寻找伴侣时,更看重的是男性的责任感、家庭观念以及分担生活重担的能力,而这些正是许多中国男性所具备的品质。大部分中国男性不仅能养家糊口,还能在家中分担家务、照顾孩子,这种可靠的品质正是俄罗斯男性所缺乏的。而在俄罗斯男性中,酗酒和大男子主义的现象普遍存在,因此,俄罗斯女性更倾向于与中国男性建立关系。

根据2024年俄罗斯最大婚恋平台的数据,42%的适婚年龄的俄罗斯女性表示愿意嫁给中国男性。她们认为,俄罗斯男性有许多不好的习惯,而中国男性在这些方面则更符合她们的需求。更重要的是,俄罗斯女性对于婚姻的物质要求较低,她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品质。与中国的婚姻文化不同,俄罗斯女性对于彩礼没有要求,她们认为婚礼上只需要一束花和一枚戒指即可。对许多中国男性而言,彩礼常常成为步入婚姻的门槛,而俄罗斯女性的这种观念无疑减少了他们的经济压力。

此外,一些俄罗斯地区为了吸引外籍配偶,还提供土地和生活补贴,这进一步降低了跨国婚姻的门槛,减轻了经济负担。这一系列变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男性与俄罗斯女性开始相亲,尤其是黑河、绥芬河等边境城市的婚介行业因此火爆,许多婚介机构甚至推出了“全程服务套餐”,从见面到登记结婚,一条龙服务应有尽有。为了帮助中国男性和俄罗斯女性克服语言障碍,许多机构还专门聘请了俄语翻译,确保双方能够顺利沟通,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。

面临的挑战

然而,跨国婚姻并非没有挑战。在婚后的日常生活中,语言、饮食、习惯等差异可能会带来不少摩擦。首先,语言障碍可能是最大的问题。如果沟通无法顺畅进行,感情可能会渐渐疏远。虽然现在有翻译软件帮助交流,但冷冰冰的机器翻译是否能够传达出真实的情感呢?在日常的交流中,尤其是在表达关心或愤怒的情绪时,翻译软件往往无法准确传达出感情,久而久之,双方可能会产生误解,感情也可能出现裂痕。

除了语言问题,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常常成为跨国夫妻间的矛盾来源。例如,俄罗斯女性对于婚姻中的生育观念可能难以适应,尤其是与丈夫的父母有不同的想法,常常会引发争执。在饮食上,俄罗斯的食物通常高热量,肉类和奶制品较多,很多食物冷食或简单煮煮即可。而中国人则更喜欢热腾腾的饭菜,比如包子、小米粥等。住的习惯也有不同,俄罗斯女性更注重个人隐私,不喜欢与他人合住;而许多中国男性则习惯大家庭的生活,喜欢热闹的家庭氛围。

这些差异根本上源于两国文化的不同,跨国婚姻中的种种挑战也提醒大家,虽然这种婚姻看起来充满吸引力,但一定要理性看待。婚姻的幸福不仅仅依赖于彼此的爱情,还需要双方在差异面前的包容与磨合。只有理解并接受这些差异,跨国婚姻才能最终带来幸福。

发布于:天津市